随着中考体育的临近,一些学生在考前突然增加训练强度,甚至搞“突击训练”,没有达到快速提升成绩的目的,反而运动过度导致损伤。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运动损伤,科学提高体育成绩?4月2日,在江博士健康鞋举办了第三期的“智选鞋 慧运动”直播公开课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郑小飞教授和花样游泳世界冠军蒋婷婷就如何为体育运动加分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郑小飞教授指出,运动锻炼切忌“临时抱佛脚”,从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时保护好足踝避免运动损伤,才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好方法。
运动习惯建议从小培养 切忌“临时抱佛脚”
为准备中考体育而发生运动损伤并不是个别现象。对于平时疏于锻炼的考生而言,身体活动能力及心肺能力往往较低,突然运动容易出现各种“翻车”事故,比如跑步不当导致足踝扭伤、打篮球导致韧带拉伤、跳远导致大腿肌肉拉伤等。
郑小飞教授表示,运动习惯建议从小培养,切忌“临时抱佛脚”。体育需要长效训练,不太可能短短几个月就能有质的飞跃。家长们可以先让孩子保持一定频率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从中发现并选择擅长的项目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到准备考试时就会游刃有余、更加轻松得到好成绩了。因此,他建议孩子从小学阶段便开始展开运动锻炼。
足踝易损伤 专家提醒运动时别大意
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体育成绩,对孩子身心发展更是大有裨益,但运动时也要谨防运动损伤的发生。郑小飞教授提醒,在所有的运动损伤之中,足踝是最常见的受伤部位,需要家长和孩子特别关注,做好防护。
据了解,足踝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以及各类运动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复杂的结构。其中,踝关节作为重要的承重关节,它在步行时的承重是体重的1.5倍,跑步时是体重的3-4倍,承受如此高的压力,这就使得它与其他关节相更容易出现损伤。与此同时,孩子足踝的肌肉、骨骼发育未完成,韧带连接力量弱,易变形,足弓变形度大,因为这些特点,孩子的足踝在运动时也就更容易损伤。
郑小飞教授还指出,如果孩子是扁平足,运动时足踝更容易疲劳及疼痛,严重者还会导致足底筋膜炎、膝痛或腰痛等后遗症。所以扁平足的孩子运动时更要做好足踝的保护。
做好足踝保护 离不开一双好鞋子
对于运动中如何保护足踝,郑小飞教授表示,在平时运动前应将踝关节充分活动开,加强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从而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运动前要对运动的场地及设施进行检查,防止踩踏到高低不平的物体,消除安全隐患。还有选择一双好的鞋子来保护足踝。
那么应该怎么选鞋?重点要关注两个地方,一个是鞋垫,在足弓的位置,它要有一定的弧度,如果小朋友的足弓已经发育得比较好了,可以选择足弓弧度比较温和的鞋垫,它可以增加小朋友足弓接触面,平均分散压力。如果小朋友足弓存在偏低的情况,可以选择足弓弧度高一点的鞋垫,把偏低的足弓支撑起来,足弓支起来之后肌肉活动效率才会提高,锻炼效果得到保证;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考虑鞋子脚后跟的部分,鞋子后跟杯的这个位置一定要硬,才可以控制足踝关节的活动幅度,小朋友运动的时候脚踝不容易晃动,还能防止扭伤。
据介绍,江博士健康鞋的儿童运动鞋采用“三维护足”设计,其中后跟杯加硬设计,能稳定后跟骨,增强运动时的稳定性,保护脚踝,以防扭伤;不同前足围度,适合不同肥瘦脚形,给前足自由空间;还有针对4—13岁儿童足部发育规律设计的鞋垫,有着不同足弓承托幅度及斜度,会通过验脚再根据儿童足部情况进行配垫,有利于足弓健康成长。
总之,让孩子从小养成运动习惯,经常运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做好运动防护,尤其是足踝的防护,避免在运动中受伤,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运动表现。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