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 - 鞋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鞋类快讯 | 鞋材资讯 | 设备快讯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 政策法规 | 皮料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鞋历文化 > “如果我不做,他们鞋子没人修了”
W.biz | 商业搜索

“如果我不做,他们鞋子没人修了”

信息来源:xiezi.biz   时间: 2023-04-15  浏览次数:13

  开锁、补鞋、配钥匙……

  近日,晨报记者来到

  厦门集美岑西路的街角

  发现一家古早风格的小店默默伫立

  只见店铺敞开着门,白色的店招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写着本店经营业务及电话号码,店里摆放着老式的修鞋机、钥匙机,靠墙的货架上除了零件外,还摆放着不少老式的锁。

  整个店铺成了街角的一道怀旧风景

  毕竟,随着城市的发展变革

  这样的小店已经不多见了……

  愿盛修鞋铺

  中午11时许,一名身穿环卫工人制服的老人走进店里。匆匆吃过午饭后,他便脱下工服上衣系上围裙,坐在修鞋机前认真修补客人送来的鞋子。这名环卫工人,正是店主本人刘师傅。而此时记者才走进店铺,并看到这家店铺真正的店名——“愿盛修鞋铺”。

  记者了解到,刘师傅今年60岁,经营修鞋铺也已经二十余年了,但修鞋铺搬到现今这个地址才两三年时间。“以前,我和一群安溪老乡一起学了修鞋的手艺,就到石鼓路附近的小商品街开修鞋铺。那时候我的店铺可热闹了,每天来的顾客很多,打钥匙、刻印生意也不错。”刘师傅说,但随着小商品街的拆迁、老乡四散离去,他的生意就“大不如前”了。当记者问及“为何还在坚持”时,刘师傅才有点笑容地说道:“现在会选择来修鞋补鞋的,都是比较节俭的人,其中老人、大学生居多。如果连我也不做了,他们的鞋子就没人修了。”

  为解决生计问题,刘师傅想到了一个“两全之策”,那就是一边开店,一边去当环卫工人。于是,每天早上7点多,刘师傅开了店门后,就赶去上班;中午11点多下班回店里,一直待到下午2点,随后再去上班;晚上则一直在店里,直到深夜。刘师傅还表示,他周六休息的时候,则全天在店。如此一来,刘师傅除了上班,就是在店里修鞋、打钥匙,但他并不觉得累:“这是我做了半辈子的手艺,称手也称心。”

  大多数时候,刘师傅的店铺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对此,刘师傅并不担心:“街坊邻居都在,我也都很熟,所以放心得很。有时候有陌生客人上门,隔壁邻居会帮忙招呼的。”而老顾客则摸清了刘师傅的上下班时间,一般会选择他在的时候来。

  采访期间,两个大学生来取走了刘师傅刚刚补好的运动鞋。不一会儿,一名女士带着一只断了跟的高跟皮鞋,上门来问刘师傅“能不能修”。刘师傅直接接过鞋来,翻开鞋垫,利落地钉上两根钉子,鞋就修好了。“这鞋子质量挺好的,只是鞋跟断了,丢掉舍不得,就来修修看了。这下好了,我又可以穿好一阵子了。”这名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愿盛修鞋铺”的老顾客了,从以前的小商品街,一直“追随”到现在的店址,找刘师傅修鞋已有十几年了。“以前,小商品街一大片都是修鞋铺,现在要修鞋只能骑着电动车来找刘师傅了。很感谢刘师傅这么多年的坚持,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该女士说道。

  最后,记者问起店铺为什么取名“愿盛”,“是你的名字吗?”刘师傅却摇摇头。“那么,是祝愿太平盛世的意思吗?”记者又问道。这次,刘师傅微笑着点了点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鞋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