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宝应县发生一起打架斗殴纠纷,一名26岁的年轻女子,因担心丈夫吃亏,情急之下,脱下高跟鞋,参与混战。结果,坚硬的鞋跟将他人头部打破,构成轻微伤,该女子也为此付出了1.6万元的赔偿代价。
24日,记者从宝应县司法调解中心到这一案例。
调解人员告诉记者,打架双方素不相识,只是偶然相遇。
当天晚上8时许,酒后的杜某和妻子王某步行回家,途径某小区门口时,杜某的身体无意中碰到了穿着高跟鞋散步的马某,马某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按说这也不算个事,只要打声招呼就能解决了。
可是,喝了酒的杜某却倔强起来,不仅没有赔礼,还和同在现场的马某丈夫发生了争吵。血气方刚的二人,很快发展到动起手来。
两名女子本来是要劝架的,可眼看各自丈夫纠缠得难解难分,便也转而加入了“全武行”。担心身手不如人的马某,荒唐地做出了抡鞋上阵的选择,却铸成了大错。
一只高跟鞋,竟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来到调委会的马某感到十分委屈。用她的话讲,自己好端端走路,并没招谁惹谁。一切冲突的起因,都是与杜某的那次碰撞。
马某觉得,自己的丈夫在对方不肯道歉的情况下,才与之发生了肢体冲突。本质上,是为了维护面子。至于事情闹大,更非出于本意,她一个年轻女子,一心想要帮着丈夫,当时确实没有其他选择了。
“如果当时没有穿着高跟鞋出门,或许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马某的一句总结,让调解员觉得好气又好笑。
“说到底,冲动是魔鬼,在错误的场合,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方式,错用了高跟鞋,这才是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调解员表示,如果当时杜某主动认个错,或者马某夫妇主动寻求通过协商渠道解决问题,一切分歧可能早就烟消云散了。
经过调解员一番事理剖析之后,双方当事人醒悟了过来。特别是马某,更是当场深刻反省了自己的不当行为。
“姑娘,你可不能把高跟鞋的用途搞错了呀!”一句半带调侃的话,让马某显得很不好意思。
因为不肯说声“对不起”,杜某住院长达一个多星期,光医药费就花掉了近万元,更被鉴定为构成轻微伤。马某不仅受到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还得承担医药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在交付了1.6万元的赔偿金之后,打架双方在调解室里握手言和。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