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很烧钱,但是父母依然会竭尽所能地,给与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
如果,这个被父母拼尽全力养大的孩子,口出狂言说"家里穷就不配生我",这话犹如一把利刃,直戳父母的心脏。
孩子要求父母买1万多的鞋子,父母没辙,请老师教育
一位宝妈在群里分享的故事:
我儿子上私立学校,班里有一个同学回家要1万多的鞋子,家长没辙,让老师教育。
老师特意开了一个班会,问班里的同学,大家穿多少钱的鞋子。
一圈下来,有几千的,有几百的……
我儿子来了一句:我的25。
话一出口,全班鸦雀无声。
宝妈群里,也是一片热闹。
家长一:
如果是我,要是条件没差到一定的程度,我会适度满足孩子,不然别的同学都有,就你的孩子没有,孩子肯定会有点自卑的。
家长二:
既然能读得起私立,肯定还是有点存款的,读私立的多半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如果实在没这个条件,又何必硬往私立挤呢,还不如读普通学校来得舒服。
家长三:
要是我,不会买,这样太惯着孩子了,我宁愿给他买学习的书籍用品那些,孩子鞋子没必要买那么贵,穿不了多久就要换新,还浪费钱。
……
孩子在学校攀比,回家向父母开口要这要那,真的是让父母头疼的一件事,有条件买吧可能担心孩子会虚荣心过剩,没条件的供孩子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负担不起。
儿子要买名牌鞋,被父母拒绝,怒吼:家里穷就不配生我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在网上也有看到一个类似的事件。
男孩读初一,是家里的独苗,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咬牙存钱,省吃俭用才把孩子送进私立。
为了不让孩子自卑,安心学习,孩子基本上要买什么父母都会同意,哪怕他们接下来半个月都不能吃一点肉菜。
有一天,孩子回家后,跟父母说想买一双AJ鞋子,父母想鞋子能贵到哪里去,马上就说好。
儿子说自己看中的那款鞋子要一万多块,父母听后半晌没说话。
Air Jordan简称AJ,耐克旗下乔丹系列,几千几万的都有,限量版更贵。
过了一会,父亲率先开口:"你看我们家就这个条件,供你读书是我跟你妈能给你的最好条件了,你说要几百了,我跟你妈还能凑凑,但这个……"
"不买就不买,家里穷就不配生我啊",儿子朝父母吼完,摔门就走了。
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父母的心都伤透了。
关于孩子的日常穿着,你又是怎么对待的呢?
一点思考:
1、日常穿着,应该以恰当为主
恰当,就是说根据家庭条件来,选择适合孩子的舒适的衣着,没必要去攀比,也没必要一定要追求贵。
从小也该给孩子培养正确的三观,越早开始越好。
2、精神富足比纯粹追求物质满足更重要
有段时间很流行:富养孩子。
于是乎,很多父母断章取义,认为富养就是用钱养,以至于孩子变得娇纵。
不管家庭是富有还是普通,其实,富不富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
精神富足的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法,不会轻易随大流,盲目跟风。
3、不能惯着孩子,否则就是害了孩子
与其,自己节衣缩食地去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如趁早让孩子认清现实,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用行动告诉孩子,父母给不了他想要的"炫耀生活",但父母一定是竭尽所能地在给他最好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