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陪孩子的时间自然也就比专职妈妈少了很多,妈妈们心里多多少少会觉得亏待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有些就以买东西做为补偿,孩子有什么需求就尽量满足他,希望能以这种方式去代替少陪他们带来心理安慰,但是有些宠溺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这样妈妈们觉得对孩子将来的路是好是坏?今天我们就举个例子展开讨论,对于月入三千的你,一双五百块钱的鞋子,是否可以给孩子买呢?
不知道是谁得出的定论说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但是好像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都是富养出来的,要什么买什么,家长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原则性,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和愿望,让孩子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不劳而获的。但也有一些比较有原则性的家长,会对孩子的要求慎重考虑,对于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都在心里面有杆秤,就小编自己而言,我也是一个有工作的妈妈,如果我的孩子要求我买一双500元的鞋子,我是肯定不会买的,为什么呢?首先是孩子正是在长身体的阶段,一双鞋穿不到多久就会太小穿不了,这么贵的一双鞋的确起不了它该有的价值,你们觉得呢?
其次就是,鞋合不合适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不是说昂贵的鞋子就肯定舒服,如果有,小编觉得多多少少就是有那么一点心理作用在作祟,感觉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所以,带孩子去买合适的鞋子,比买一双昂贵的鞋子来得实在,我觉得如果像我前面提到的说如果家长们想用买东西做为补偿孩子心理落差的话,还不如带孩子去书店,用买鞋的这个钱买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给他们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更为实际更为有意义。
如果孩子非要这个牌子的鞋子,我们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说等看看什么时候有活动有打折我们再来购买,但是这绝不是教孩子学会抠门,学会斤斤计较,而是让孩子意识到金钱其实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父母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要合理消费,不能盲目跟从,要让孩子知道钱要花在有意义的地方,我相信,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对理财观念会有一个概念,也会在购买消费方面有更好的理性去分析思考,这对孩子将来的路只有益处,绝无害处。做为家长的你们,是否赞同小编的观念呢,如果有更好的分析,欢迎你们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