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鞋迷”藏鞋上千只
信息来源:xiezi.biz 时间: 2014-01-06 浏览次数:692
光材质就有20多种
54岁的郑冰洁是东北人,上世纪80年代到江阴一所学校工作后,就一直生活在这里。走进郑冰洁的家,仿佛走进鞋的世界。茶几上、橱柜里、博古架上……到处是她收藏的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鞋。
这些做工精心、色彩艳丽的鞋,几乎涵盖古今中外,光材质就有金银铜铁、树脂、陶瓷、景泰蓝等20多种,从韩国的木质手工绘画工艺鞋到中国台湾的12生肖陶鞋,再到景德镇的贝壳瓷鞋,从清代满族的旗鞋到民国时期的绣花鞋,再到现代时髦的水晶鞋,用郑冰洁的话说,她收藏的每一只鞋都很有来头。
不少鞋子来自网购
在众多的鞋中,一双看似不起眼的小布鞋不得不提。“当时花两块钱买来的,但正是这双鞋,让我迷上了收藏鞋子。”郑冰洁回忆说,这双小布鞋是她10多年前在云南旅游时偶然买下的纪念品,没想到此后她就和鞋结下不解之缘。她收藏的都是工艺品鞋,保存时间更长久。“这只‘鞋’是家住四川的亲戚送的,其实它是块鹅卵石,但它非常像鞋,虽然还没拳头大小,但鞋底、鞋帮清晰可见,感觉和自己特别有缘。”郑冰洁说,收藏鞋之前,邮票、铅笔、火花、彩票她都收藏过。
10多年来,除了外出旅游时留意鞋类的工艺品,更多的时候,郑冰洁是通过网购找寻自己中意的鞋子。“这只虎头鞋是花了300多元在网上淘的,买了没多久,就通过店主跟国内其他的‘鞋迷’交上朋友。”郑冰洁得意地说,她曾花3000多元买了一只河南独山玉制作的鞋,后来有“鞋友”想出1万多元购买,被她婉拒。
想办个鞋博会
郑冰洁说,她宁愿买鞋收藏,也不舍得买鞋自己穿。至于这10多年来收藏鞋的费用,她坦言已经无法计算,不过好在丈夫孩子都支持她。
“10多年来收集了1000多只鞋子,没想过出售。”郑冰洁说,收藏鞋子能让她感到快乐、开心,为了了解每款鞋子的背景、历史,她会去了解一切与之相关的知识。在郑冰洁看来,自己收藏的不仅是鞋子,更是一种文化,而每只鞋子的背后都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希望以后有机会办个小型鞋博会,展示自己这些年收集的鞋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鞋文化。”2012年,郑冰洁家庭获评为江阴市特色文化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鞋网证实,仅供您参考